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在革命、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,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“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、爱国主义教育、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,把红色基因传承好,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”。新时代的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,将红色文化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,充分发挥其铸魂育人作用,对于帮助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,永葆红色江山薪火相传、后继有人等都具有重要意义。
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,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基石。它蕴含着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,凝聚着党的光荣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,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精髓、基本内容、价值取向等方面具有高度契合性,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、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和重要依托。近年来,广大高校充分利用课堂理论教学、社会实践教育、校园文化涵育等载体和形式,既注重知识灌输,又加强情感培育,实现了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多维度融合,不断推动红色基因融进学生血液、浸入学生心扉,在为其成长成才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、坚实的理论根基的同时,也为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提供了坚强人才支撑。新时代新征程,将红色文化深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,不断提升教育质效,必须从理想信念、理论阐释、实践延伸、强化协同、创新形式等方面全面发力,有效增强红色教育的吸引力、感染力,大力提升教育的深度、广度和温度,让其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“助推器”。
强化理论阐释,不断提升红色教育深度。红色文化是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,充分利用红色文化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功能,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。要积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主渠道作用,强化显性教育功能,提升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论认识深度。积极将更多红色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思政课堂,不断丰富思政教育教学内容,从党战胜艰难险阻持续奋斗的历史、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、从党带领人民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等多角度诠释红色文化,让大学生能够深刻领悟红色文化理论渊源和思想内核,深刻领悟红色政权、新中国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之不易,从而发生事实上的认知、情感上的共鸣,进而懂得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重要意义,成为弘扬红色文化、传承革命精神的忠实践行者。要讲好红色故事,阐释好党的创新理论,引领学生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让青年学生明来处、晓去处,厚植家国情怀,关注国家发展实际,并不断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知、分析和解决当下实际问题,增强青年学子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。运用好“大思政课”的育人功能,发挥隐性教育作用,将更多红色文化教育元素科学“嫁接”到专业课堂中,让学生在潜移默化、润物无声中接受红色文化熏陶,更好实现教育的持久影响力。
发挥协同效应,全面提升红色教育广度。用红色教育启智润心、培根铸魂,不能“单打独斗”,必须群策群力、全员参与,统筹好校内外各方力量,形成“合唱”,协同高效加以推进。打造校园文化是实现“立德树人”的重要路径。通过在校园里营造弘扬党的光荣传统、赓续红色血脉的良好文化氛围,让红色文化元素与大学精神、学校历史、校风学风等深度融合,在丰富校园文化内涵的同时,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浸润作用,实现“入芝兰之室,久而自芳”的教育效果。充分利用高校党团活动、社团活动的育人功能,通过组织红色主题的音乐会、演讲比赛、舞台剧等活动,让红色教育如盐入水,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。要发挥好实践教学作用,将更多社会力量导入其中,带领大学生走出校园,走进当地革命博物馆、纪念馆、党史馆、烈士陵园等红色基因库中,走进社区、现代化生产一线、新农村等新时代火热发展图景里,感受曾经的艰辛历程,见证现在的伟大成就,展望未来美好的发展前景,以此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。
创新表现形式,着力提升红色教育温度。红色文化内蕴人、事、物、精神,唯有将这些元素用适宜的手段呈现好、精彩展现,使其与时代合拍,符合青年学子接受习惯,才能更好实现铸魂育人、滋养人心的功效。要避免板着面孔说话、“填鸭式”教育方式,强化创新理念,坚持用心用情,力争“感人肺腑、动人心弦”,以教育方式方法、途径载体的不断更新,持续提升教育温度,使其具有更大吸引力、更强凝聚力。将融合式讨论、案例式教学等方法引入课堂,利用多媒体技术,制作红色文化微课、微视频等,增强课堂表现力、感染力;利用智能设备探索开展体验式教育,打造红色文化体验空间,进一步拓展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;适应新的语境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、喜闻乐见的形式,生动讲好红色故事,传承好红色基因,让蕴含其中的伟大思想、强大精神入脑入心;把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作为动态课堂,通过带领学生开展暑期研修,实地找寻红色记忆,或利用VR教学实验室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学习等形式,以科技互动、文化体验等多元化手段,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。